外勞申請

一位25歲的外來移工,背井離鄉來到台灣辛勤工作,近日摸到右頸部腫起來,急忙來醫院求診,結果不是頸部腫瘤,而是結核菌感染,確診頸部淋巴結核。

頸部淋巴結核是什麼?好發於頸部
該名病患一開始由耳鼻喉科檢查,開立口服藥物治療,安排頸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病灶。經檢查切片化驗發現右頸部腫瘤,罹患罕見的頸部淋巴結核(Tuberculous Cervical Lymphadenitis),後來轉到胸腔科門診進行治療。

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胸腔科柯淵源醫師表示,頸部淋巴結核是肺外結核的好發位置,跟頭頸部的腫瘤很難區分,都得靠組織切片來診斷。

看更多:肺癌/肺部7個求救訊號!肺癌有哪幾種?這1種常發生在女性、非吸菸者

 

肺外結核跟肺結核的差異
柯淵源醫師說明,肺外結核在台灣的發生率不高,肺外結核占所有結核病患者的15~20%。根據結核菌侵犯的位置,肺外結核代表結核菌長在肺部以外的地方,而且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比例會更高。通常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,像是大腦、骨頭、皮膚、消化道、泌尿道,都有可能會有肺外結核。

看更多:肺炎黴漿菌感染症/預防感染可以打疫苗嗎?傳染期有多久?1年紀最好發

肺外結核治療與監測方式
柯淵源醫師表示,通常肺外結核病人,肺部的情況都正常,痰中也找不到結核菌,因此傳染性不高,但是建議跟肺外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者還是要做胸部X光、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等檢查,看看是否有被感染的情形。治療療程約6個月,治療期間需要定期抽血、胸部X光、驗痰,監測病人是否有抗結核藥物帶來的副作用。

至於肺外結核高危險群,柯淵源醫師提醒,自體免疫能力差的人、HIV帶原者、長期吃類固醇的病人都要多加留意。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. Duis sed cursus sapien, vitae fringilla sem. Duis convallis vel nunc at laoreet.